一、竞赛名称
第五届“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机器人应用)中职组竞赛。
二、竞赛项目、时间、地点
(一)竞赛项目
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机器人应用)中职组赛项。
(二)竞赛时间
国内比赛2025年5月24日(周六),北京时间9:00--12:00;
国外比赛2025年6月8-12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竞赛地点
1. 国内赛场: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洋桥校区)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四区29号
2.国外赛场:俄罗斯莫斯科赛项承办院校(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三、竞赛内容与要求
(一)竞赛内容
1.理论测试
参赛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60分钟),完成理论题测试。
2.实操测试:
(1)参赛(机器人)道具要求
参加比赛的机器人必须是能在复杂环境中,根据具体环境情况完成直立行走和其他行动任务的机器人。机器人直立行走指机器人模拟人类、以只用脚底(不用其他部位)接触地面并支撑整个身体的行走方式在赛道上运动。
机器人平台需满足以下条件:
l 机器人身高不得超过45cm;
l 机器人外形必须是类人型,由四肢、躯干、头等几部分组成,要求采用双足步态行走、移动方式完成各项任务,不能是轮式或者其他形式的机器人;
l 机器人必须使用电池供电,其电压不超过8.6V;
l 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易识别性,但装饰不能损坏场地,否则裁判有权要求整改。
(2)比赛场景综述
比赛场地尺寸为长4.1米,宽2.3米,地面材质为刀刮布,包含木板等道具。
比赛场地分为红方基地区、蓝方基地区以及中立区域,其中中立区域包含一块中央资源区和两块高台区。
基地区
整个基地区尺寸为长2.2米,宽1米。红队基地区位于整个场地的下侧,蓝队基地区位于场地上侧。
基地区由3个区域组成,分别是大本营、通道区和中转区。其中大本营宽60厘米,通道区宽95厘米,中转区宽65厘米。
中转区
中转区任何机器人都可以进入。手动机器人不允许进入除中转区之外的其他基地区(通道区和大本营)。
中转区中放置1个绿色资源块作为每方的初始资源。
通道区、大本营
通道区中包含数个障碍物,需在搬运资源块时避开。障碍物需固定在地图上。
机器人需通过识别通道区中地面粘贴的ARtag码通过通道区,ARtag码粘贴的位置见下图。
高台区
高台区位于场地左右两侧。高台高度为6厘米,每级台阶长40厘米,宽15厘米,高2厘米。
高台上包括中立区域、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比赛开始时有一个10cm * 10cm * 10cm的立方体放置于中立区域,若一方手动机器人登上高台,即可获得30秒高台控制时间。机器人只有登上高台才能移动立方体。在比赛结束前双方阵营可以自由抢占高台以获得分数加成。占领后可以在最后计算总分数时获得50 %的加成。
机器人上下高台的方式不限。
登上高台:指的是机器人双脚同时站在高台上并处于直立状态。
在登上高台过程中,若机器人将立方体移动到了其他区域(垂直阴影超过50%以上),那么机器人登上高台后需将立方体放置到移动前所在区域中央位置。
占领高台:机器人登上高台后,机器人需在直立状态下使用手/脚将立方体移动至本方颜色区域来占领高台,若立方体在本方颜色区域的垂直阴影超过50%以上,视为占领高台成功。(以立方体脱离机器人后的最终位置为准)
立方体掉下高台:在立方体移动过程中如果立方体掉下高台视为犯规,将立方体放置到该机器人登上高台前立方体所在的区域中央位置,同时机器人强制进行“停机惩罚”。(停机惩罚在违规中说明,下同)
高台控制时间:在比赛过程中,如果一方手动机器人率先登上高台,即可获得30秒的高台控制时间,控制时间结束前机器人必须离开高台,否则视为违规,机器人强制进行“停机惩罚”,如果此时立方体还在机器人手中,那么将立方体放置到该机器人登上高台前立方体所在的区域中央位置。在控制时间内,如果机器人离开高台,该高台立即解除控制状态。在控制时间内对方机器人不得登上高台,若对方主观违规,违规机器人强制进行“停机惩罚”。若双方手动机器人都在进行登上高台动作,后上高台的手动机器人无需进行“停机惩罚”,将机器人放置到登高台前的位置。
中央资源区
中央资源区位于场地中央,长1米,宽60厘米。
中央资源区中放置5个绿色资源块和10个橙色资源块。
(二)竞赛要求
(1)参赛院校限报2支参赛队伍(含出国参赛队),每个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选手须为全日制在校的中职学生,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设1-2名指导教师,指导老师须为本校专职教师。
(2)竞赛项目采用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同样的工作条件。比赛分批次进行,参赛队比赛的先后顺序由赛前抽签确定。
(3)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以现场操作的方式,根据竞赛技术文件的具体要求,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利用赛场提供的设备和技术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并正确填写比赛记录表。
四、评判标准
(一)实操竞赛现场操作评判标准
(1)每支参赛队伍有两名操作员,分别负责遥控手动机器人和启动自动机器人。若参赛队伍只有一名队员到场则该队员同时负责两个机器人。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伍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操作员提供任何帮助。
(2)比赛过程中机器人发生摔倒、故障等情况导致无法继续比赛时,应向裁判员进行申请,获得裁判员允许后方可触碰机器人。
(3)参赛队员收到开始指令后,才能启动机器人程序或使用机器人遥控器。如果抢先启动机器人,第一次警告并重新开始比赛,第二次又有队伍抢先启动,该次抢先启动的一方的所有机器人,在下次重新开始比赛时延迟启动10秒。
(4)自动机器人仅能在中转区、通道区、大本营运行。手动机器人仅能在中转区、高台区、中央资源区运行。
(5)比赛过程中双方选手不得干扰对方机器人正常做动作。比赛过程中双方选手不得刻意阻拦对方机器人前进路线,若无法避免以“先进先出”为原则。
在比赛过程中,双方机器人在中转区遵守“先进先出”规则,先进入中转区的手动机器人获得“先进状态”。
在比赛过程中,如果一方手动机器人首先进入中转区(双脚同时踏进中转区),即可获得30秒的中转区搬运时间,搬运时间结束前该手动机器人必须离开中转区(双脚同时踏出中转区),否则视为违规,机器人强制进行“停机惩罚”,若此时资源块还在机器人手中,那么该资源块放到该机器人所在位置的中转区中央。在搬运时间内,如果机器人离开中转区(双脚同时踏出中转区),该机器人立即解除先进状态。在搬运时间内对方机器人不得进入该中转区,若主观违规,机器人强制进行“停机惩罚”。
(6)若比赛过程中若海绵块出界的情况,由造成海绵块出界队伍的自动机器人操作员将海绵块放置到出界前的位置。
(7)若比赛过程中出现手动机器人出界的情况,由手动机器人操作员将己方队伍出界的手动机器人强制进行“停机惩罚”。若手动机器人出界两次,该手动机器人退出比赛。
(8)资源块出界和机器人出界指的是其垂直投影完全超出边界线。(如下图红线所示)
(9)在中转区内的资源块,如果被手动机器人以非双手搬运的方式移出中转区(超50%垂直投影),那么将资源块复原到该中转区中央位置。
(二)实操测试异常处理
(1)自动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每支队伍每轮比赛有3次重启机会将自动机器人立即拿回起始区,手动复位重新开始任务。(在基地区,如果资源块把ARtag码遮挡,工作人员将资源块从ARtag码向左右方向移开。)如果自动机器人出界,那么需消耗1次重启机会。
(2)手动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出现摔倒无法遥控起来、无法正常遥控,操作员可通过重新开关的方式重启并扶起机器人,但不得使机器人的位置发生变化。
(3)若比赛过程中出现各类机器人无法运行的情况(没电、损坏、不能控制等),该机器人退出该场比赛。
(三)实操测试违规处理
(1)若场外参赛队伍人员在比赛时间干扰或者提示正在比赛的操作员,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判该人员所在队伍成绩为0,同时该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馆。
(2)若发生双方手动机器人磕碰的情况,以“是否影响对方机器人动作”为标准。影响对方机器人动作的一方的机器人将强制进行“停机惩罚”。
(3)不得干扰对方自动机器人正常做动作,违规处罚是干扰机器人强制进行“停机惩罚”,被干扰自动机器人可以选择复位重启,不消耗复位次数。若此时被干扰自动机器人选择复位重启并且手上有资源块,那么该资源块由自动机器人操作员放在本方中转区任意位置。若干扰机器人手上有资源块,那么资源块放在该中转区中央位置。其他有争议的资源块放在该中转区中央位置。
(4)手动机器人在中立区域(高台区附近)将资源块移动到了大本营或者通道区,资源块不算分,并且资源块出界。还需看机器人是否出界。
(5)停机惩罚:机器人强制拿到最近阵营的惩罚点,头部朝同侧的高台区方向并呈趴伏姿态放置。
惩罚点位置如下图:
五、评分方法
(一)评委选聘
赛场实行裁判长负责制,全面负责本赛项的竞赛执裁工作。裁判长和副裁判长由竞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通过遴选审核确定。
(二)裁判组人数
裁判员按工作需要,由裁判长将其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工作,原则上每组选手配1名裁判。各小组在裁判长的统一安排下开展相应工作。
(三)大赛仲裁
赛项组委会下设仲裁工作组,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 2 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赛项仲裁工作组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四)评分方法
满分100分,分为A、B六个模块,详细评分细则如下:
模块 | 试题任务 | 比例 | 评分要求 | 评分方式 |
A | 理论题测试 | 15% | 单选题 | 结果评分 |
多选题 | 结果评分 | |||
判断题 | 结果评分 | |||
B | 实操测试 | 85% | 搬运资源块数量 | 结果评分 |
占领高台 | 结果评分 | |||
安全生产与职业规范 | 过程评分 |
实操测试中使用的资源块材质为海绵,共包含2种资源块,其中绿色资源块每个分值为30分,橙色资源块每个分值为15分。
(1)资源块的搬运方式:
所有机器人在移动资源块过程中需保持直立状态,只能使用手/脚移动资源块。
手动机器人在中转区只能使用双手搬运(资源块离开地面)。
(2)实操测试机器人说明
两台机器人采用1台自动加1台手动操控的方案。
自动机器人的活动区域为己方的基地区,主要职责为将中转区的资源块搬运回大本营。自动机器人不允许离开己方基地区。自动机器人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电脑一键启动程序。
手动机器人主要职责为将资源块搬运回己方基地中转区,包括从中立区资源区搬运和从对方基地中转区抢夺两种方式。手动机器人不允许进入除中转区之外的其他基地区(通道区和大本营)。
两台机器人在开始比赛时皆位于己方基地中转区中黄白色棋盘格标注的起始处。
(3)实操测试记分规则说明
当比赛结束后,所有位于双方基地区内部的资源块可以进行最后的得分统计,位于中立区的资源块不计入得分。
对于已经搬运回基地区的资源块,位于大本营的资源块(资源块落地且超50%垂直投影)可以获得全部分数,位于通道区和中转区的资源块(超50%垂直投影)只能获得三分之一的分数,否则不得分。
每占领一座高台可以在最终计算总分时获得50%的加成,即如果没有占领高台,总分数不变;占领一座高台,获得额外50%分数;占领两座高台,获得额外100%的分数。
(4)实操测试成绩排名
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成绩排名:
l 得分较高的队伍排名靠前;
l 得分相同时,搬运至大本营资源块较多的队伍排名靠前;
l 前两项相同时,占领高台较多的队伍排名靠前;
l 前三项相同时,获得绿色资源块较多队伍排名靠前。
六、竞赛流程
(一)组队与报名
1. 参赛资格。参赛选手须为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中职学生。
2. 请于2025年5月15日前登录“丝路工匠”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官网www.slgjlm.com下载报名表,并于5月15日前将报名表发到赛项指定邮箱773728240@qq.com完成报名。
3. 每名选手仅参加1场次比赛,即在国内和国外比赛中二选一。
(二)竞赛流程
(1)赛前准备
l 理论测试时间限制为60分钟。
l 实操测试单场比赛的时间限制为10分钟。
l 实操测试每场比赛有两支队伍参加,参加比赛的队伍在赛前进行抽签,现场分组确定对抗队伍,以及赛台号和阵营颜色。
l 实操测试参赛队伍需提前进入准备区,完成机器人调试、确认操作员等赛前准备工作,当准备完成后示意裁判员。
(2)实操测试比赛过程
参赛队伍将机器人带入比赛区放置于黄白色棋盘格标注的起始处,等候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参赛队员收到开始指令后,启动机器人程序。
(3)比赛结束
l 理论测试时间超过60分钟;
l 实操测试比赛时间超过10分钟;
l 实操测试所有资源块都已搬入双方大本营,并且双方不再进行高台区资源块抢夺;
l 实操测试在比赛中某一方队员在未经裁判允许的情况下触碰机器人和道具;
l 实操测试比赛某一方没有足够的机器人继续参加比赛。
(4)签字确认
比赛结束后,裁判将成绩填入成绩单,双方队员确认签字。
七、遵循准则
(1)选手进入赛场必须听从现场裁判人员的统一布置和指挥,首先需对任务书、比赛设备、选配部件、工量具等物品进行检查和测试, 如有问题及时向裁判人员报告。
(2)参赛选手必须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后才能进行比赛。
(3)参赛选手所携带进入赛场的参赛证件和其它物品,现场裁判员有权进行检验和核准。
(4)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得随意离开工位范围,不得与团队外的其它选手交流或擅自离开赛场。如遇问题时须举手向裁判员示意询问后处理,否则按作弊行为处理。
(5)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裁判员、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其余人员(包括领队、指导教师和其他参赛选手)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进入赛场。
(6)比赛过程中,选手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因选手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比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比赛。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如果确定为设备故障问题,裁判长将酌情给予补时。
八、竞赛环境
除设备占用面积以外,选手操作面积至少需要4平方米。赛场要为选手留有集合准备的室内空间。要为裁判员留有执裁空间。赛场必须备有通风设备,保证赛场内空气流通和清洁。竞赛场地照明应充足、柔和。赛场必须留有安全通道。竞赛前必须明确告诉选手和裁判员安全通道和安全门位置。赛场必须配备灭火设备,并置于显著位置。赛场组织人员要做好竞赛安全、健康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工作。
九、奖项设定
本赛项根据参赛学生(队)总数,按照一等奖10%、二等奖25%、三等奖35%的比例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本次大赛对在国内和国外赛场比赛中成绩最佳的选手(队)额外颁发“未来工匠”奖。获奖成绩按照小数点后四舍五入计算。同时,大赛组委会还面向指导教师、工作人员、学校以及合作企业设“指导教师奖”“特殊贡献个人奖”“特殊贡献院校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合作企业奖”若干项,获奖者由大赛主办单位联合颁发荣誉证书。
十、比赛筹备处
承办单位: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联 系 人:揭茂巍
联系电话:18600627089
E-mail:773728240@qq.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四区29号
邮 编:100077
十一、其他
比赛经费由承办单位筹集。比赛期间的场地和午餐由承办院校提供,交通、住宿安排和费用参赛院校自行解决,比赛期间各参赛院校须为每位参赛选手办理意外伤害险。
十二、附件内容
附件1: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机器人应用)中职组竞赛评分表.docx